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质量信息 > 毕业生就业情况 > 正文

2014年度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作者: | 发布日期:2020-03-20 | 点击数:


 

前  言

为反馈我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与质量,回应社会关切、接受社会监督,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3〕25号》、《关于做好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教学司函〔2014〕29号)、《广东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做好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现编制并发布广东海洋大学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本报告数据主要来源于广东省教育厅毕业生就业信息库、本校毕业生资源及就业信息库、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及市场调研问卷调查、毕业生就业情况网络问卷调查等。

 

第一部分  学校简介

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学位授权体系的大学。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术兴校、特色扬校”的办学理念,实施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三大战略,立足广东,面向南海,辐射全国,以建设海洋和水产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海洋大学为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富有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行业精英,服务国家海洋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近五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8%,居广东省高校前列。
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校现有“水产”、“食品科学与工程”和“海洋科学”等3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点;67个本科专业,39个高职高专专业。拥有6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二级学科被列为“攀峰重点学科”,海洋科学、水产2个一级学科被列为“优势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经济管理3个二级学科被列为“特色重点学科”;8个省级以上特色专业(其中5个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广东省名牌专业、1个广东省重点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广东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1门广东省精品课程、3门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面向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研究生、留学生2.9万余人,独立学院1.7万余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1.3万余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319人,其中副高职称以上人员556人、博士学位者279人;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226人;“双聘院士”3人;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6人;先后有105人次入选近四批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6人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3人入选广东省“扬帆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8名教授受聘为教育部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学校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近5年,学校承担包括国家973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在内的科研项目共174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24项、省部级项目331项;科研经费总额达3.16亿元;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78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省部级二、三等奖20项。
在79年办学历程中,学校肩负兴海使命,立足广东,面向南海,辐射全国,培养了近20万名高素质高层次专门人才,成为促进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和南海研究开发的重要力量。目前,学校正全力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和学校“三大行动计划”(“质量30条”行动计划、“协同创新”行动计划、“南海战略”行动计划),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海洋和水产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海洋大学。
 

第二部分  201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2014年,我校参加就业的本科毕业生共5865人。截止9月1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7.37%,比2013年低0.4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本届毕业生就业依然集中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升学、出国、部队、地方项目、自主创业等八个方向。
2.1 毕业生的规模和分布
    2014届本科毕业生结构基本情况见表2–1、表2–2,其中男、女生比例分别为59.85%、40.15%。
2.1.1毕业生生源性别比例

表2–1   2014届本科毕业生性别比例基本情况

学 历
毕业生人数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本 科
5865
3510
59.85%
2355
40.15%

2.1.2毕业生生源地分布
表2–2   2014届本科毕业生生源地分布基本情况

序号
省(市、区)
毕业生人数
序号
省(市、区)
毕业生人数
1
北京市
5
14
湖北省
22
2
天津市
4
15
湖南省
63
3
河北省
31
16
广东省
4776
4
山西省
112
17
广西自治区
54
5
内蒙古自治区
22
18
海南省
15
6
吉林省
2
19
重庆市
9
7
黑龙江省
11
20
四川省
24
8
上海市
5
21
贵州省
73
9
江苏省
20
22
云南省
14
10
安徽省
173
23
陕西省
8
11
江西省
45
24
甘肃省
116
12
山东省
21
25
新疆自治区
9
13
河南省
201
合 计
5865

2.2 毕业生就业率情况
    截止2014年12月10日,我校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8.99%。各专业就业率见表2–3。
表2–3 2014届本科毕业生各专业总体就业率比对表(%)

 
专 业
就业率
序号
专 业
就业率
序号
专 业
就业率
1
水产养殖学
100
22
电子科学与技术
100
43
日语
100
2
海洋科学(海洋生物)
100
23
制药工程
100
44
英语
100
3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100
24
动物科学
98.08
45
编辑出版学
100
4
生物工程
100
25
动物医学
98.15
46
新闻学
100
5
食品科学与工程
100
26
农学
93.1
47
对外汉语
100
6
食品质量与安全
100
27
生物技术
76.27
48
汉语言文学
100
7
大气科学
100
28
植物保护
83.37
49
电子信息工程
100
8
海洋技术
100
29
园林
95.31
5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00
9
海洋科学(物理海洋)
96.43
30
园艺
98.08
51
软件工程
100
10
航海技术
100
31
环境科学
98.39
52
通信工程
100
11
交通运输
100
32
农业资源与环境
89.29
53
社会体育
100
12
轮机工程
98.53
33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
100
54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00
13
轮机工程(陆上)
100
34
土地资源管理
98.55
55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00
14
财务管理
100
35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100
56
自动化
100
15
会计学
100
36
热能与动力工程
97.62
57
社会学
100
16
工商管理
100
37
工业设计
100
58
政治学与行政学
100
17
公共事业管理
100
38
船舶与海洋工程
100
59
表演
98.57
18
国际经济与贸易
100
39
工程管理
100
60
舞蹈编导
100
19
经济学
100
4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98.29
61
艺术设计
100
20
行政管理
100
41
工业工程
96.72
62
音乐学
100
21
信息与计算科学
100
42
法学
95.99
学校合计
98.99

 















 
2.3 毕业生就业流向情况
表2–4   201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流向情况

类型
党政机关
事业单位
企业单位
升学
出国(境)
部队
地方项目
自主
创业
其他
人数
112
320
5017
175
10
34
21
20
1
比例
1.96%
5.60%
87.86%
3.04%
0.18%
0.60%
0.35%
0.37%
0.02%

    2.3.1毕业生的行业流向情况
图2–1 201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按单位类型流向统计
 2.3.2毕业生的地区流向情况
 
表2–4 201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地区统计表
序 号
地 区
人 数
序号
地区
人数
1
北京市
87
17
湖南省
59
2
天津市
21
18
广东省
4910
3
河北省
2
19
广西自治区
53
4
山西省
49
20
海南省
27
5
内蒙古自治区
9
21
重庆市
7
6
辽宁省
10
22
四川省
28
7
黑龙江省
7
23
贵州省
39
8
上海市
119
24
云南省
18
9
江苏省
58
25
陕西省
19
10
浙江省
39
26
甘肃省
28
11
安徽省
30
27
吉林省
2
12
福建省
46
28
新疆自治区
5
13
江西省
23
29
西藏自治区
1
14
山东省
34
30
香港
6
15
河南省
38
31
澳门
4
16
湖北省
27
32
国外
4
合 计
5806

第三部分  201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3.1就业岗位需求情况分析
    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有所改善。
根据近几年的跟踪调查显示,通过学校开展灵活多样的就业指导活动,学生就业期望值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与现实仍存在较大差距。2014年,我校各类招聘合计有608家用人单位,提供1.7万余个就业岗位。从岗位的性质来看基层岗位多,从单位属性来说民营中小型企业多。据调查,目前毕业生最理想的工作单位前三位仍然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及国有企业,因此,有大量的需求信息与学生择业需求期望不匹配。从2014届毕业生最终落实的单位来看,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最高比例的是民营及其他企业,有4096人,占71.73%;其次个体企业9.18%,国有或集体企业6.95%,到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含部队和科研院所)占8.16%。
    3.2 就业率分析
    我校2014届本科毕业生整体就业率较高,但各学科、各专业之间就业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
    截止2014年12月10日,学校2014届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98.99%,从整体看就业率较高,15个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3%,但院系、学科、专业之间差距较大(见图3–1)。总体来说,我校的特色专业、大部分涉海专业和工科专业市场需求较为旺盛,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较高,如食品科学与工程、水产养殖、大气科学、海洋技术、经济学、制药工程、自动化、英语、热能与动力工程、对外汉语等43个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达到100%;而农科类个别专业,如生物技术、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因毕业生就业期望与市场需求的错位,加上市场需求减少,毕业生就业率略低,最低的专业(生物技术)只有76.27%。就业率最高的学院(水产学院、食品科技学院等9个学院)达到100%,最低的学院(农学院)只有93.21%。
图3–1  2014届本科毕业生各学院总体就业率比对图
 
3.3 就业专业对口率情况分析
表3–1  2014届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统计表
 

序号
专业
对口率
序号
专业
对口率
序号
专业
对口率
1
工商管理
99.21%
22
信息与计算科学
77.97%
43
土地资源管理
53.62%
2
财务管理
97.47%
23
轮机工程
77.21%
44
行政管理
52.99%
3
经济学
95.08%
24
航海技术
76.61%
45
音乐学
52.27%
4
会计学
94.85%
25
法学
74.45%
46
园艺
44.23%
5
电子科学与技术
92.48%
26
大气科学
73.12%
47
公共事业管理
43.94%
6
交通运输
91.67%
27
动物科学
73.08%
48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39.01%
7
电子信息工程
91.60%
28
工业设计
71.43%
49
植物保护
35.48%
8
国际经济与贸易
90.30%
29
食品质量与安全
71.32%
50
自动化
33.85%
9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89.71%
30
对外汉语
70.27%
51
社会学
32.86%
10
热能与动力工程
88.89%
31
制药工程
69.12%
52
环境科学
32.26%
11
工业工程
88.52%
32
编辑出版学
66.15%
5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7.48%
12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87.93%
33
社会体育
65%
54
生物技术
27.12%
13
软件工程
85.84%
34
生物工程
64.71%
55
政治学与行政学
22.97%
14
轮机工程(陆上)
85.29%
35
食品科学与工程
64.47%
56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
22.22%
15
通信工程
85.11%
36
表演
64.29%
57
海洋科学(物理海洋)
21.43%
16
汉语言文学
84.73%
37
水产养殖学
61.48%
58
农学
20.69%
17
工程管理
82.81%
38
动物医学
61.11%
59
海洋技术
16.67%
18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82.14%
39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60.32%
60
英语
9.03%
19
新闻学
81.43%
40
船舶与海洋工程
59.57%
61
农业资源与环境
1.79%
20
艺术设计
80%
41
舞蹈编导
54.81%
62
日语
0%
21
园林
78.13%
42
海洋科学(海洋生物)
54.24%
全校合计
65.64%

          据统计结果显示,我校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呈逐年走高趋势。2014届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达到65.64%,为历年最高。其中,文科专业比理科专业稍高。专业对口就业较高的专业分别是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均超过94%,说明经济类专业的就业专业对口要求更高,社会需求较大,就业稳定性相对较强。而日语、农业资源与环境等专业就业对口率较低,均未超过2%,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后转换工作的机率较大,工作稳定性稍差。
3.4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情况分析
    我校毕业生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热情略降,但竞争依然激烈。
    根据连续几年对历届毕业生开展的就业意向调查显示,公务员(机关干部)稳居毕业生理想职业首位,其次是国有企业。但2014年,因社会发展形势的影响,毕业生报考公务员的热情明显下降。据统计,2014年我校应届毕业生报考公务员人数相比去年减少约300人,比例下降4.57%。全国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人数虽然减少,但录取人数有限,竞争仍然非常激烈,2014年我校毕业生到党政机关单位和事业单位(含部队)工作的比例为8.16%,比2013年略有下降。
3.5 考研情况分析
    学校毕业生考研、出国人数逐年增加,并存在学科专业不平衡现象。
    本科生考研人数持续增加,升学比例不断提高,2104年我校考取研究生的毕业生达到175名,比去年增加49名,但学院、专业失衡现象严重,理科涉海类专业毕业生考研比例较高,工科次之,人文社科类较少。其中考研升学人数较多的学院有水产学院、农学院、海洋与气象学院、航海学院。从考研报考专业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生考取的是本专业,跨专业考研学生数量较少。
3.6 区域流向分析
    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日趋合理,比例与去年相差不大。
    长期以来,由于生源、观念等方面原因,学校毕业生主要留在省内工作,在珠三角特别是在广州、深圳就业的比例较高。学校通过采取就业指导、生源调整、市场建设等措施,情况有所改善,从2013–2014年毕业生就业的区域流向比较来看(见表3–1),本科毕业生在珠三角和经济较发达地区就业人数虽然有所增加,但选择粤东、粤北和粤西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还维持去年的水平,说明本科毕业生的职业规划和职业选择逐渐趋向理性。
表3–1 2013-2014年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比对表(广东省内)

地级市
就业人数
地级市
就业人数
2014
2013
2014
2013
广州
1512
1587
深圳
961
758
中山
339
389
东莞
223
262
佛山
498
548
珠海
147
191
惠州
129
154
江门
102
163
肇庆
73
88
云浮
43
53
湛江
419
535
阳江
48
53
茂名
67
80
河源
17
31
清远
68
88
梅州
25
17
韶关
36
47
汕头
89
116
潮州
23
35
揭阳
37
25
汕尾
16
17
 
 
 
3.7 未就业情况分析
    未就业毕业生中,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情况并存,但有业不就现象更显突出。
    从毕业生跟踪调查的数据来看,截止到2014年12月10日,学校2014届毕业生中未就业人数共计155人,其中无就业意愿的毕业生96人,占61.94%;有就业意愿但未找到工作的59人,占38.06%。
毕业生个人无就业意愿、有业不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部分学生毕业后继续复习考研,不就业,此类学生在无就业愿望的毕业生中占比较多,达66.28%;二是部分毕业生非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不去,毕业后坚持等待机会,暂不就业,占比26.58%,这部分学生大多数都家庭条件较好,且个人及家庭的期望较高,从学科专业上来看多数集中在法学、农学和文学类毕业生。据统计,这部分毕业生最终能按意愿就业的超过50%;三是有2.13%的毕业生在申请国外学校深造,不急于就业。
3.8 用人单位满意度、毕业生岗位胜任力分析
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学校学生满意度比较高,毕业生岗位胜任力较好。2014年学校随机对250家用人单位作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45份,统计如下:
表3–2    2014年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满意度(%)
调查项目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
较差
总体评价
26
52
22
-
专业知识
50.2
42.7
7.1
-
工作适应能力
33.5
59.4
7.1
-
语言表达能力
46.9
48.3
4.8
-
文字写作能力
10.2
52
29.3
8.5
计算机应用能力
13.5
76.2
8.6
1.7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15.5
59.8
18.8
5.9
组织协调能力
26.1
68.5
4.9
1.5
学习能力
20.8
75.4
3.8
-
创新能力
9.4
62.6
15.8
12.2
管理能力
7.0
78.2
12.6
2.2
心理承受能力
18.4
79.3
2.3
-
-
    通过对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学校的毕业生满意率比较高,大部分指标满意率均超过70%,对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工作适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学习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评价指标满意度均超过90%,说明我校全面素质教育工作和“三能人才”培养模式已初见成效。但调查结果也反映出学生的文字写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2014年学校各二级学院对1589名往届毕业生开展就业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见表3–3):80%以上的毕业生认为在学校积累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基本能够满足岗位需要,工作适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较强,但在文字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有所欠缺,多数毕业生认为自身的能力基本胜任岗位工作。


表3–3  2014届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调查满意(足)度(%)

调查项目
满足
基本满足
有一定欠缺
差距很大
专业知识
62.5
35.4
2.1
-
专业技能
51.8
42.6
5.6
-
文字处理能力
21.6
48.7
25.2
4.5
语言表达能力
38.2
48.3
13.5
-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42.5
45.7
11.3
0.5
工作适应能力
42.8
51.8
4.4
1.0
组织协调能力
43.7
47.6
6.4
2.3
管理能力
54.4
41.8
3.8
-
创新能力
26.7
59.6
11.3
2.7
团队合作能力
62.8
33.6
1.2
2.4

























 

第四部分 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措施和效果

2014年,学校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和学校“三大行动计划”,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科学统筹、完善就业工作管理体系、提升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水平,促进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
4.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
4.1.1实施人才培养创优计划,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根据社会与行业需求,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制定并实施卓越海洋人才培养计划,每年在新生中选拔优秀学生,实施灵活、独特的人才培养方案,成立了“双百班”,“卓越班”,采用学分制管理,全面实施导师指导下的“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研究式”教学,培养拔尖人才;实施“质量30条”、“协同创新”、“南海战略”三大行动计划,强化本科教育,提升教学质量;根据学生需求,开设双学位,拓宽学生就业口径。
4.1.2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意识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完善创业教育模式,积极推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2014年1月,我校获批“广东省创业培训定点机构”,成为广东省首批获批的两所高校之一;学校建设了2000多平米的校、院两级大学生创新科技园与创业孵化基地;开设《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举办SYB创业培训班,系统地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成立创业协会,设立创业导师库,聘请创业成功校友、企事业单位高级管理人员、校内专业教师等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创业教育,通过讲座、沙龙等形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指导和帮助,在校园内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浓厚氛围。一年来,我校共举办大型创业专题讲座12场,参加学生超过5000人次;举办省、市两级SYB创业培训班6期,培训学生284名;与湛江为树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电商创业培训班,培训学生300多名;选拔12支优秀团队进驻校级孵化基地,其中,多支团队已成立公司并取得技术专利。
   4.2 建立“招生–培养–就业”的联动机制,实现良性互动
学校充分结合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社会需求,强化就业工作对招生工作的导向性,制定招生计划时充分分析各专业的就业前景,根据社会需求情况及时调整各专业的招生计划和专业设置。在人才培养等教育教学环节,通过常态化的开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及时反馈就业质量,不断促进教育教学改革。针对国家日益重视海洋的开发与社会需求的状况,我校及时调整专业的招生计划,适当加大了涉海类专业的招生人数。2014年,我校涉海类专业的总体就业率均超过95%。
4.3 完善就业工作体制机制,构建就业工作常态化
4.3.1组织机构健全,为我校就业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校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党办、校办、组织、宣传、教务、规划与法规处、学工部、团委等部门领导及各学院分管就业工作院领导为组员的学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校的就业工作。就业日常工作由招生与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各学院分别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小组,负责本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校、院两级就业工作小组的成立,明确了各部门各学院的职责,在体制上保证了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4.3.2 重心下移、科学评估、深入推进“一把手”工程
学校与学院建立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将就业率作为学院领导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下移工作重心,按照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办法对学院的就业工作进行评估,对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以评促改,鼓励各学院做好就业工作。形成了“学校统筹、部门牵头、学院落实”的就业工作机制。就业工作“一把手” 工程有效地统一了认识,使学院把就业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就业工作重心下移有力促进了学校就业工作。较好地形成全校教职工关心就业、支持就业、参与就业、推动就业的校内就业工作全员化格局。
4.3.3落实“三个到位”,为就业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学校重视就业工作,补充就业专职人员,提高就业专项经费,保证就业招聘及办公场地1500多平米,逐步落实了经费、场地、人员三到位,有效保障了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还积极争取政府部门对我校就业工作的支持,获资助十万建设就业信息LED发布平台,服务于广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
4.3.4 健全制度体系,为就业工作夯实基础
学校制定《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意见》、《毕业生就业工作日常安排》、《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办法》等规章制度,指导学院开展日常就业工作,保障了就业工作有序开展,夯实就业工作基础。
   4.4 完善体系,突出课程指导与服务,提升就业指导专业化水平
学校将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的建设作为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到了就业指导、就业管理及就业服务的有机结合。形成职能部门与学院,辅导员、班主任与专业教师组成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
4.4.1 科学设计,加强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
为推进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改革建设,就业创业教研室重新修订了《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大纲,增设创业指导课程。选送20余人次参加省、市组织的就业创业培训,有效提升就业创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同时,学校还聘请大量兼职导师,鼓励专业老师积极参与,实行专兼职结合、提高就业创业指导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度,有效提升我校就业指导课程的质量。
4.4.2 形式多样,深入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创业大赛活动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就业和创业,唤醒大学生的就业自助和自主创业意识,提升大学生职业素质与就业能力。学校依托教育部推荐的吉讯生涯职业测评系统,定期举办职业规划大赛。2014年我校举办的“粤海杯”第八届职业规划大赛,共16199名学生参与测评,参测人数与提交作品数均为历年最高。在广东省首届“行业–专业–就业人才需求分析”大赛中,我校作品获三等奖。此外,学校还积极开展“挑战杯”创业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大学生电商创业大赛、模拟面试大赛、创业论坛、就业论坛、校友有约等系列活动,提升大学生职业素质与就业创业能力。此外,学校密切关注毕业生心理健康,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月”活动,加强对毕业生心理疏导,帮助毕业生坚定信心、积极面对就业。
4.4.3完备材料,加强就业服务的针对性
招生与就业指导中心建立就业资料阅览室,方便毕业生、入驻创业基地的创业团队和各学院就业工作人员查阅;定期更新就业宣传橱窗,向毕业生提供最新就业资讯;编印了《毕业生资源手册》、《毕业生就业指导简明手册》和《就业政策百问》等辅导材料,免费发放到毕业生手中。参加行业招聘会,通过各种方式向企业单位推荐我校毕业生。学校定期组织学院就业工作人员,开展就业咨询服务月活动,内容包括职业规划咨询周、就业政策咨询周、自主创业咨询周等。
   4.5 深入调研,收集信息,积极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
4.5.1 主动联系,大力开展多元化校园招聘活动
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充分利用已建设的各种就业基地与和丰富的校友资源,大力推荐毕业生就业。一方面依托学院,大力开拓就业市场,形成了“综合招聘、学科专场、区域专场” 结合的多元化校园招聘格局,进校招聘用人单位数量、招聘会场次以及岗位需求和岗位质量进一步提高。2014年,学院共邀请了278家用人单位来校举办大小专场招聘会28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6382个;2014年11月28日,我校成功举办了广东省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粤西专场),共有387家用人单位参会,提供就业岗位11000多个,单位和提供岗位数双双创下历史新高,粤西3所高校超过万名毕业生参加招聘会,成为粤西大学生招聘会的品牌;为促进即将离校尚未就业的学生就业,学校积极利用政府资源拓宽就业渠道,联合湛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学生离校前举办“湛江市中小型企业人才招聘会”;此外,就业中心与学校其他部门,协调配合,积极动员学生参加广东省“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计划和应征入伍,不断探索新的就业模式。
4.5.2 深入调研,积极开展毕业生就业市场走访工作
学校定期组织就业工作人员开展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走访重点市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以及就业传统合作单位,着力与地方人力资源机构、行业协会合作,加强校企共建、校地共建,不断巩固和开拓我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积极挖掘新的就业岗位,快速拓展我校用人单位信息库,目前学校建设170多个就业基地,建立起9200多家用人单位的信息库。
4.6 不断完善就业信息平台建设,提高服务工作效率
   学校大力完善就业网,嵌入全国大学生一站式服务系统,充分利用网络及时更新各类就业信息,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便捷和高效的网上人才交流平台,实现了用人单位与毕业生招聘、应聘的网上双选,大大节省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招聘求职成本;完善就业工作评估系统、招聘会邀请登记系统等网络专门应用系统,实现办公自动化。充分利用短信、就业网、就业Q群、微信、微博等及时向毕业生发放招聘信息,让毕业生第一时间得到用人信息,促进毕业生就业。其中,招生与就业指导中心利用蓝天公司认证,开发了就业微信,实现了从订阅号向管理号升级,大大增强了微信的功能,完成了就业网各类信息、就业政策、招生宣传的菜单式管理、实时抓取、更新与自动推送。2014年,就业网新增注册用人单位数近800多家,发布岗位需求信息3000余条,网站总浏览量达155万人次。2014学年度共向毕业生群发短信5.3万多条,每天微信推送就业信息一次。
   4.7 以人为本,切实开展毕业生就业重点帮扶工作
4.7.1 有效帮扶困难毕业生就业
特殊群体毕业生和“双困”毕业生是就业工作的重点、难点。学校从大四第一学期开始,对毕业班学生进行摸底,建立了特殊群体毕业生和“双困”毕业生信息库,构建学校、学院和学生三级帮扶体系,开展“一帮一”活动。对就业困难学生,开展“一对一”个性化的指导和重点服务,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实现就业愿望。2014学年共为155名就业困难学生提供了就业协助,为63名广东省城乡低保家庭高校毕业生申请求职补贴,尽可能减轻他们实现就业的压力。
4.7.2 认真做好未就业毕业生跟踪服务工作。
学校实行毕业生就业情况实时统计汇报制度。招生与就业中心定期公布全校就业情况,重点为未就业毕业生工作决策提出合理建议。学校要求各学院在掌握每位毕业生就业动态的同时,重点关注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指定专人负责,督促帮助他们尽早落实就业单位。在毕业生离校后半年内学校持续保持与暂未就业毕业生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并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援助。

第五部分   工作展望

5.1面对依然严峻的就业形势,创新就业工作举措
   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749万人,比2014年的727万增加22万人;广东省将有51.9万名高校毕业生,人数较2014年增加近5万人;我校2015届本科毕业生共计5702人。总体来看,毕业生人数仍将保持在高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将不断完善职能部门、学院和学生“三位一体”的就业工作机制,创新和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新举措,积极落实校院两级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建立健全毕业生工作激励和约束机制,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就业指导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不断拓宽就业服务渠道;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践基地建设,组织开展多样的创业实践活动;进一步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实施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努力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
5.2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职场适应能力
   从近年情况来看,用人单位入校招聘时间越来越早,以行业或地域的组团越来越多。针对2015届毕业生的招聘在2014年9月就已经开始陆续启动,预计将持续到2015年6月,每个月都有多场招聘,仅2014年9月到12月期间,已有600多家单位来校招聘,举办专场招聘会221场,需求总数与往年相比稳中有升。
   随着用人单位岗位意识和人职匹配意识的逐渐增强,用人单位在选人用人方面越来越趋于理性,由以往的“重学历”向“重能力”方面转变。根据对用人单位的调查,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最强调的是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学校将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力争提高毕业生的职场适应能力。
5.3 正确引导学生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理性就业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择业就业普遍存在期望值偏高现象。在就业薪资上,毕业生期望月薪普遍高于往年平均薪资。在就业地域上,珠三角地区依然是首选。在单位性质上,尽管公务员热有所降低,但是毕业生对事业、党政机关的意向比例依然很高。不合理的就业期望影响了学生的顺利就业。因此,必须正确引导毕业生合理定位,降低就业期望,实现成功就业。
5.4加强我校就业工作顶层设计,建立创业学院
为扎实推进我校就业工作的开展,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学校将更加注重就业工作顶层设计,更大程度发挥二级学院的主动性,鼓励学院根据各自专业特点开展就业工作。同时,拟建立创业学院,更加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创业能力的培养。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校将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工作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观,着力推动各项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研判就业工作形势,遵循就业工作规律,提升指导能力,拓展就业市场,强化管理措施,提高服务水平,积极引导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了解社会需求,准确评估自身就业竞争力,设定合理就业期望,理性选择就业单位,寻求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的“合理配置”,努力实现学生就业数量质量双提升。


 

广东海洋大学
2015年1月22日